1.表面看來,主在七章一至十二節的用意,是論到國度子民待人所依照的原則。請問實際上,主在這段的用意是要我們學習甚麼?
2.請問從七章一至六節,給我們看見如何不受人審判、批評、量,而受憐憫的原則?
3.六節說,『不要把聖物給狗,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,免得牠們用腳踐踏珍珠,並且轉過來撕裂你們。』請問這節如何與顧到別人有關?特別是青年人當如何應用這節?
4.七至十一節呈現一個難題,因為這些經文似乎不該擺在這裏。請問七至十一節如何與上下文的顧到別人這件事配合?
參考解答:
平裝本:P.315~316; P.316~319; P.321~323; P.323~327
線上閱讀:0~5%; 10~40%; 50~70%; 70~95%